-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6:45 点击次数:146
大前两天我刚刚写过哪些水果要尽量少吃,然后有不少读者留言问我:
“那还有什么水果是可以吃的?”
那么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湿漉漉的黄梅天,吃什么水果能帮我们祛湿气。
或许有人就会问了,米医生,你不是总说水果都是湿的,要少吃吗?
其实中医养生讲究“顺时“,可以根据时令、节气,是一些吃当季的食物,水果自然也不例外。
我每次在介绍水果的时候,也都会把它的功效、利弊、合适与不合适的体质一一说明。我们一直强调的是“因人而异”,中医从不是断言所有水果都是寒凉的,更不是说任何人人都得忌口水果。
与其“一刀切”地拒绝水果,不如来认真聊一聊,在这个黄梅季,哪些水果吃对了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养生。
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,梅雨季,我们的身体最怕什么?
——当然是湿气。
梅雨季是正值夏初,湿热交织的气候阶段,中医称之为“湿温当令”。此时的空气湿度高,又闷又潮,湿气弥漫。湿邪交织,最易困阻人体的气机,导致清阳不升。这也是为什么最近门诊上发湿疹、汗疱疹的患者特别多,很多人还有身体沉重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。。。
而对付湿邪,关键就在于脾阳是否充足。脾主运化水湿,就像大地需要阳光才能蒸腾水汽。若脾阳不振,无力运化,水湿就容易停滞在体内,与外界的湿气一相遇,更容易“里应外合”,让人感到不适。
所以,在梅雨季,尤其是对于体质偏寒湿的人来说,清热利湿,温补脾阳是关键。
那么,有没有既能温补脾阳,又不容易上火的水果呢?
当然有!这个湿哒哒的雨季,不妨吃点这几样:
一、杨梅
作为“初夏四宝”之一的杨梅,特别适合天热没胃口,易积食,出汗多,喝再多水也不解渴的人,它是专为脾胃虚寒之人而生的生津止渴消食果。
为什么说它特别适合夏天?
首先,杨梅性平微温,不寒凉
民间有种说法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,因为虽说夏天阳气旺,但身体损耗的阳气却更多,所以夏天还需要温阳。
而杨梅自古被称为“心家血分之果”,作为“果中玛瑙”的它,承接春夏旺盛的阳气而生,性温而热,体赤入心,能温养心阳。
其次,杨梅入脾、胃经,有和胃消食的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载有“杨梅能祛痰止呕;消食解酒,生津止渴;和五脏、涤肠胃;除烦愦恶气、止痢疾、头痛等皆佳。”
在这梅雨季吃它,不仅解渴不伤阳,还有助化湿助脾运。
那么杨梅怎么吃最好呢?
杨梅果肉易藏果蝇幼虫,可以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,驱虫灭菌且能减少酸涩。还可以搭配甘味食材,如适量蜂蜜、冰糖,平衡酸味,避免刺激胃酸,兼养阴津。
不过要注意每日食用杨梅的量,避免过量食用后助热生湿。
二、荔枝
李时珍评价荔枝是炎方之果,气味纯阳。
它得南方离火之气,性温助阳,善散寒补虚,温阳止痛。阳虚、气血两虚的人群很推荐。
不过,荔枝也要吃对,如果是虚不受补的人,或是吃了太多荔枝也很容易上火。而且如果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荔枝,容易引起低血糖,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汗等问题。
所以想吃的朋友们又担心会上火或者生湿,可以这么吃:
1.吃之前,把荔枝表皮用盐水浸泡一下,清洗干净,千万不要空腹吃,也不要过量吃,一次不超过300g。
2.荔枝壳煮水喝还能清热祛湿,而且它是凉性的能下火,刚好平衡荔枝的热性
如果是脾虚比较严重,大便不成型,还可以试试这碗荔枝大枣汤。
荔枝与大枣搭配,双补脾气,养血安神,非常适合气血不足、脾胃虚弱、易疲劳的人群。
三、樱桃
樱桃,味甘性温热,归脾、肝、肾经。《名医别录》载其“主调中,益脾气”,能补中焦之气,助运化水谷。
且樱桃色红入心,能补心气、养心血,也被称为“心之果”。
它非常适合气血阳虚之人用以补益身心,不过儿童(纯阳之体)、湿热体质以及糖尿病患者慎食。
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樱桃的小饮品——紫苏樱桃饮
樱桃搭配紫苏,温补不滞湿,解表化湿、预防水果积滞,适合淋雨后微感寒湿、食欲不振。正是梅雨季的绝配
还有樱桃酒,有血瘀体质的、或者一年四季四肢都冰冷的人,特别是女性,也可以适当喝一点。
最后,以上的温性水果虽然补阳,不过吃多了还是会容易上火,生湿热,这也是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过,糖分高、热量高的热带水果,湿热的人要少吃。
其实,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,都有自己的偏性,无绝对的好坏之分。
最重要的是选对适合自己体质的水果,找对吃水果的方式。
梅雨季祛湿,不是与水果为敌,而是与吃法“较劲”。唯有如此,才不会让甜美多汁的水果成为甜蜜的陷阱。